你在走路或運動時, 大腿髖關節附近是否會發出"喀啦喀啦"或剝的聲響..................
若有以上的現象
表示你有可能罹有所謂的"彈響髖症候群" (snapping hip syndrome)
通常這類患者不一定會伴隨疼痛發生
但有些長期患有此問題者或突然的長時間使用髖關節運動時
就可能會出現疼痛或發炎的現象
一般而言,彈響髖可分為下列三種
一.外在型(external type):在大轉子外側有髂脛束及臀大肌通過,
當髖關節屈曲、內收、內旋時
若上述的肌肉組織增厚而滑過股骨大粗隆的突起
便容易出現彈響聲
同時並可摸到一條粗而緊的纖維束在大粗隆上經過
另外一些先天結構上的問題, 例如:股骨頸角度小(coxa vara)
大轉子特別突出、 腸骨寬度小(narrower bi-iliac width)
也容易造成髂脛束與大轉子間的摩擦
二.內在型(internal type): 主要是由髂腰肌(iliopsoas)所造成
髂腰肌過緊或變厚,當髖關節從彎曲到伸直時
動作過程中保持髖關節外轉會造成
髂腰肌在腸恥隆突( iliopectineal eminence)、股骨頭、
恥骨緣(pubic rim)彈過
三.關節內型(intra-articular type):主要與關節囊內部問題造成
例如:關節盂窩內的游離體(loose body)、關節盂唇撕裂(labral tear)
髖關節不明原因半脫臼.......等
一般彈響髖並沒有或僅有少許的疼痛
但如經過日積月累的反覆摩擦刺激,則會產生慢性的滑囊炎
局部才會有疼痛的壓痛點
有這類疼痛或困擾的朋友,歡迎諮詢專業的物理治療師
可以為你找出彈響髖的問題源
針對特定肌肉來處理
讓你早日遠離疼痛, 恢復正常的日常生活